巴西世界杯金銀幣成色不足
世界杯紀念幣
巴西世界杯馬上就要來臨,和世界杯相關的金銀幣也變得炙手可熱。在香港和廣州,巴西在今年4月發(fā)行的金銀幣也開始出售交易。近日香港等地的世界杯紀念幣火熱也帶動了世界杯紀念幣的二手交易,其中1982年和1994年的世界杯紀念幣交易數(shù)增加不少。
早在今年4月,巴西央行就發(fā)行了一套紀念幣迎接第20屆世界杯比賽。這套紀念幣由1枚金幣、2枚銀幣、6枚銅鎳合金幣共九枚紀念幣組成。不過近期在廣東等地交易的紀念幣無論是“洋貨”還是“土貨”成色都不足99.9%,因而購買時還需謹慎。
“洋幣”成色不敵內地“土幣”
和中國央行發(fā)行的紀念幣不同,新發(fā)行的巴西世界杯紀念幣成色明顯不足,金幣的含金量只有9成,成色明顯不敵內地貨幣。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作出規(guī)定,只要是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金幣必須含金99.9%。這些紀念幣和巴西世界杯紀念幣一樣都是國家法定的貨幣。
中國的紀念幣含金量指標是99.9%,這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世界各國各有規(guī)定。以英國為例,今年3月英國發(fā)行了格拉斯哥英聯(lián)邦運動會金銀幣,含金量91.7%。以色列發(fā)行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成立60周年紀念幣成色也是一樣。
針對這些差異,廣東粵寶錢幣分析師王超宇表示,差異形成和各國的文化和黃金成色標準有關。“在中國、印度等東方國家,我們推崇黃金,重視黃金,很看重千足金的標準,而歐美及其他國家則以為達到90%的標準就算是成色十足了。”
#p#副標題#e#
世界杯升值慢、交易不景氣
在中國內地錢幣交易市場,體育題材的錢幣升值速度遠遠低于其他題材。以北京奧運紀念幣為例分析,當初在廣州開賣的價格抵得上現(xiàn)在內地奧運會紀念幣兩三套額定價格。近幾年價格更是下跌,到13年最低谷時,奧運會紀念幣相比08年制高點價格下跌了一半不止。2007年發(fā)行的特奧會金銀紀念幣也有類似的遭遇。
越秀區(qū)資深錢幣收藏愛好者梁先生認為,現(xiàn)在整個市場上“體育”題材不受歡迎主要有兩個原因:設計簡單、數(shù)量太多。不管是奧運會紀念幣還是世界杯紀念幣,無論是1993年的紀念幣還是2014年的金銀幣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整體畫面設計太單調,簡單的人體運動構成的設計勾不起人們收藏的興趣。并且,每次發(fā)行的運動紀念幣數(shù)量太多,物以稀為貴,太多了反而不珍貴了。
當然,在市場上也有少數(shù)表現(xiàn)卓越的金幣,如1982年中國發(fā)行的第一枚世界杯紀念幣,發(fā)行量只有1500枚,意義深刻、數(shù)量少,上市價格1000元,到今天可以賣到4萬元,30多年時間里升值了40倍,算得上是運動紀念幣中的翹楚。
【投資建議】
發(fā)行量少的“洋金幣”可適當逢低買入
廣東公正拍賣行的譚練算得上是一名資深的收藏愛好者,他認為體育紀念幣并不是沒有可欣賞的地方,至少體育紀念幣的數(shù)量相對于“名勝古跡”及“文化”“重大事件”等題材紀念幣較少。如2007年特奧會發(fā)行的紀念幣數(shù)量就比較少。近期發(fā)布的巴西世界杯紀念幣數(shù)量也只有5000枚,數(shù)量相對其他紀念幣少了很多。而金幣的稀缺性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決定著紀念幣的價值。因而碰到紀念幣價格逢低谷時可適當買入。
- 上一篇: 50元建國鈔市場價值分析
- 下一篇: 有些贗品也可適當收藏
在中國金銀幣收藏市場中,平安三十年熊貓幣紀念幣因其獨特的紀念意義、精美的設計以及限量發(fā)行而備受關注。這款紀念幣不僅展示了中國平安集團三十年的輝煌歷程,還融入了國寶熊貓的元素,使其成
1985年是個特殊的年份,1985年發(fā)行的新疆自治區(qū)成立30周年紀念幣,在中國紀念幣的收藏市場中一直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這枚紀念幣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意義,還以其獨特的設計和限量發(fā)
1979年發(fā)行的建國30周年紀念金幣,作為我國首套金屬紀念幣,不僅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更在收藏市場上占據(jù)重要位置。這套金幣共有四枚,分別以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和毛
建黨100周年金銀幣,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重要紀念物,自2021年發(fā)行以來,便受到了廣大收藏者和投資者的廣泛關注。這些金銀幣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意義,還因其精美的設計和稀缺性
在貴金屬收藏領域中,生肖紀念幣一直備受關注,特別是那些設計精美、寓意吉祥的生肖金銀幣。2010年生肖虎金銀幣因其獨特的設計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受到了廣大收藏愛好者的青睞。那么,時至今
1980年伍圓,發(fā)行于1988年9月22日,正面圖案為藏族、回族人物頭像,背面為長江、巫峽景色,統(tǒng)一主色為棕色,1980年伍圓熒光幣又叫做“蒼松翠鶴
尤其是100元人民幣,正面主景為毛澤東頭像,左側為橢圓形花卉圖案,票面左上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右下方為盲文面額標記。
1965年10元人民幣是第三套人民幣中的一種,1965年10元人民幣存世量并不少,因此,在收藏過程中,品相差點價格要低很多,1965年10元人民幣真假鑒別如下。
80、90年代是我國經濟鵬飛的時期,受客觀的經濟需要,中國人民銀行決定第四套人民幣增加50元、100元兩個大面額。這在當時低工資、低物價的環(huán)境,不亞于一筆巨款。
隨著人民幣收藏的火爆。人民幣收藏也越來越細化、越來越專業(yè)。由于收藏圈的擴大,喜歡收藏的人群也是越來越多。近期好多藏友問起人民幣補號這個問題?
在2013年收藏行業(yè)中有一件很轟動的事情,就是1990年百元錯版幣拍出高價,甚至引發(fā)了不少收藏人士紛紛將自己收藏的錯版幣拿出來拍賣。
第四版人民幣的熱點還沒消停,錢幣收藏圈流傳著這個視頻,就是傳說中的水洗幣!希望小伙伴們要注意了!其它版別的人民幣雖說經過水洗不會褪色掉色,但色彩變淡是不爭的事實。
1948年12月1日起至1953年12月止,陸續(xù)發(fā)行第一套人民幣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
第一版人民幣發(fā)行至今已超過50年,當中存在不少假幣與次品幣,近日中國錢幣博物館公眾號從中揀選出當時的假幣和次品券,并介紹了其中特裝。
第三套人民幣自1962年正式發(fā)行至2000年退出流通領域。大全套完整樣票已經被收錄到國家錢幣博物館,是重要文物。